首页|中介担保|租船|船舶买卖|船员招聘|英才|备件物料|船管|保险|资讯|指数|会展|综合|工具|蓝页|二手市场
资讯说明

船员招聘网“船员市场资讯”提供与船员相关的权威资讯,最新的船舶资讯、最精彩的船员经历、最全的国际航运信息,尽在船员市场咨询栏目。敬告广大船员朋友们:查看最新的船员及相关资讯,不用东奔西走,赶紧来“船员市场资讯”。

船员市场资讯搜索
当前位置:船员招聘网 >> 船员市场资讯 >> 广东船员呈老龄化 老船员不愿下一代“上船”

广东船员呈老龄化 老船员不愿下一代“上船”

发布时间:2015-7-16 8:54:24 阅读:2250

蓝天白云下,蔚蓝色的海水拍打着一艘行驶中的货船船身,一身白色军装的船长站在驾驶室内,制服光鲜而笔挺,手拿望远镜,眺望远方。舷窗外,几只海鸥掠过。

这样的画面只能存在于电视电影中。

一年365天,39岁的船长高扬业有200天不得不窝在一间灰暗的3 0多平方米的驾驶室内度过。一身咸湿的便服粘在身上,煎熬着海上难以消磨的时光。

7月11日是中国第11个航海日。

高扬业和其他船员们的海上生活浓缩了几代海员的“缩影”。

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已不愿出海。

广东省海事局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船员呈现老龄化,40-50岁的船员居多。有些老船员也早有上岸打算,想和家人“脚踏实地”地生活。

一部电影反复看,台词都会背了

7月3日上午10点。货船长海66号静静地停泊在南沙货物港。

39岁的船长高扬业,娴熟地指挥着船员们,把从上海装载的货物卸下。衬衫已浸满汗水、深色的水洗牛仔裤和皮质凉鞋,一身再普通不过的装扮,与电影电视中的画面大相径庭。“别信那些,好多船长都没有军服,多是穿连体工作服。”现场一名船员澄清多年来影视作品带给老百姓的误读。

在海上,高扬业已经干了21年。

脚下这艘长海66号,也是有着10年船龄的老船。

一年365天,高扬业和长海66号两个“老伙计”结伴的时间起码有200天。长海66就是他们13位船员的家——— 一栋拥有两层地下室的三层楼。

甲板下面的一、二层,是货船的机舱。

停船检修,发动机轰隆隆的噪音透过甲板,一浪一浪地渗到海面上。高扬业与机工师傅们面对面地扯着嗓子说话,“等船开动的时候,声音比这更大。”高扬业扭头跟南都记者解释。

钻进船舱,沿着一人宽的逼仄楼梯向上爬。楼梯差不多仰着80度角。起航时,船再一摇晃,年龄稍大点的老船员们,得用双手撑住两旁的船壁才能稳住重心。

船员的卧室在甲板上方的一二层。

普通船员的房间就4平方米大小,只能放下一张约0 .9米×2米的单人床和一个小衣柜。高扬业的卧室稍大,十平方米左右,也就多摆了一套茶几和沙发。

蓝天、白云、碧海、银沙……想象中“美好的生活”,在高扬业看来,更像是考验他定力的“心魔”。

“每天在海上跑船太累、太无聊了,海上生活就是值班、吃饭、睡觉,整条船就是三点一线,驾驶台、餐厅、卧室,一天天就是这样转。”船员们说,上世纪90年代,郑智化的流行歌曲《水手》唱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环境的嘈杂和简陋都不是问题。

海上,难以消磨的时光,苦闷、辛苦、乏味的生活才是最可怕的,“有些刚上船的船员,初期会有些抑郁”。高扬业也经历过这样的一段时光。

刚入行,船员们来自五湖四海。

共同话题很少,生活环境不同,有些船员玩不到一起去。所以,他们选择窝在狭小的房间内消磨时光。久了,心情就抑郁起来。

怎么办?熬到船靠岸,上岸走走。打牌也是船员们舒缓情绪的好办法。

跑沿海航线的,还好。那些跑远洋的,生活更枯燥。

熬的时间太久了。

现在身为客轮船长的何耀煌以前跑东南亚等远航航线。“每次出海,就要在海上漂近一个月。”那会儿,船上的通信设备没有如今发达。

船员们看不了卫星电视,更没有无线网络。船员们的娱乐活动就是聚在餐厅播录像带看电影。

上世纪80年代,是港片的“黄金时代”。

晚上,吃完饭,20多名船员,挤在不大的餐厅内。窗外是海浪声,昏暗的灯光映照在一张张疲惫的面孔上,跟随电影情节,时而严肃,时而大笑。

“每条船上一般都有十来盘录像带,每天都是轮着播放。”可放来放去,也还是那几盘录像带。

所以,货船一靠岸,同公司的货船之间便会相互交换录像带。“经典电影的台词我们船员都会背了”,干活时,他们就会拿电影的台词和情节相互打趣。

被父亲“骗上船”

何耀煌也抑郁过。

不过,那是在婚后。年轻时,他觉得跑跑船其实蛮好的,“就当是免费旅游”,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他都去过。

可结婚以后,他就开始担心、想念家里人,尤其是关心小孩的成长。“但当时没有电话等通讯方式,也就只能干着急”。

谈起家庭,何耀煌言语中透着愧疚,尤其是对1989年出生的儿子。“儿子出生的时候我都不在身边,还在外面跑船。”何耀煌说,“最长的时候半年才回一次家,一般也要近两个月的时间。”

不过,让何耀煌感到欣慰的是,回到家之后儿子女儿都十分黏着他。“因为我经常从海外捎带给他们一些小礼物。”何耀煌笑着说,“也有时缠着我让我讲出海的故事。”

高扬业说,结了婚后,自己也是“想多拿出时间陪家人”。为此,初中毕业的大儿子高仁彪人生第一次跟随父亲出了海。但他对这次出海之行并不看好。

“我是被他(父亲)骗出来的。”窝在父亲房间里的高仁彪,6月27日在老家福建上了船。

“一上船后就开始吐,只能吃晕车药。”高仁彪吐糟自己刚上船的种种不舒服,以至于他在船上的时间,基本上就是躺在父亲床上看电脑。

船到了岸后,就缠着船员大哥们带他出去玩。比如船刚到广州,他就迫不及待地出去玩了一下。

“谈谈父亲在我心中的印象?”高仁彪不假思索地抱怨道,第一感觉就是父亲不在家,母亲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身上。“看不到他就只好管我。”

对于年轻的船员来说,有家想念也是令人羡慕的。

27岁的山东小伙赵志惠,寸头,浓眉大眼,高个子,毕业于山东日照海校。如今工作5年,年薪在5、6万左右。

“这身衣服太难看了,都是机油。”他负责船舶维修工作,埋怨记者的镜头拍到了他,打趣道,“本来媳妇就不好找,万一再把这个形象拍出去,就更找不到了。”

话音刚落,赵志惠又改了主意,“你们影响力大不?要不再给我拍一张吧,我弄一下衣服。”

赵志惠的玩笑话,其实是部分年轻船员的心里话。“常年在外,船员结婚都比较晚。”

“过来人”高扬业笑言自己算比较幸运的,因为他那个年代,夫妻就是过日子,不像现在年轻人,讲感觉,“我因为是船员,在村里收入算高的,还挺多人给我介绍对象的呢。”但现在,这样的优势消失了。

一个村子上千人想做船员

计划经济时代,船长和船员的工资颇具吸引力。“一个船长的收入可以养活一家子人”。这是上个世纪,船员圈子里面流传的一句话。

老船长郭秋锦对这句话很有体会。

1968年郭秋锦就开始跑船。当时,他主要是跑内河。虽然相比远洋和沿海,内河船员收入稍低一些。但还是很令他满足。“那个时候,一个普通的船员,一个月也可以拿到20元或34元的工资。”

如果是船长,那就厉害了。可以拿到一个月130元的工资。

要知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名处级干部月工资也才100多元。普通的机关办事员的月工资大多就三四十元。“所以说,当时船长和船员的工资都要高过一些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资。”

郭秋锦有些自豪地讲道,不仅工资高,由于当时广州物资匮乏,船员可以跑船时顺便买到鸡鸭鱼肉等食品,改善家人生活。有时也可将买了的物资转卖给他人,也算是一笔额外收入。

高扬业的老家是福建省平潭县的一个小村落。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全村人都过着与海打交道的日子,不是做船员就是当渔民。

上个世纪,全国部分沿海城市的村庄掀起了一股出海热,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甚至出现了不少“船员村”。

那会儿村子大概有七百户人家,一家算四口人,整个村大概有三千人,“大部分都跑去做船员去了。”

在长海66号上,高扬业有很多老乡。51岁的大副李家荣就是高扬业的同村老乡。还有好几位与高扬业来自同一个县城。平时在船上,他们多数用家乡话进行交流。

相较渔民来说,当时船员的地位、收入等各方面相对要好一点。所以,上世纪90年代初,高扬业离开老家。

上船的时候,“连书都没有读完”,就想着快点赚到钱。可等成了一名普通的船员后,高扬业才感到船上的日子很煎熬。因为晕船晕得厉害,直到一两年后他才适应过来。在这期间,要不是想到每个月可以拿到五六百元的工资,也难以咬牙忍下去。

如今高扬业也做了船长。他的年薪可以达到二三十万元(税后)。“船员包括船长的工资都是跟在海上做工时间挂钩。”高扬业解释,这样的薪酬是他一年当中多半时间在海上做工赚来的。一旦休假,就没有收入。

不过,高扬业说,这些年来,船员(包括船长)的工资都没有涨过。“但物价不断涨,因此可以理解工资是降了。”

现如今船员的收入情况如何?中国海事服务网信息显示,船员跑不同的航区,收入不同。最高当属跑远洋。船长工资在7000多美元/月,一名普通的船员(水手和机工)可以拿到900美元/月左右。如果是跑沿海航区,船长收入达3万元/月左右,普通船员(水手和机工)则是五六千元/月。内河船长和船员的工资则相对更低。

绝不让儿子再做船员

是否愿意子承父业?

南都记者询问“海二代”———高扬业的儿子高仁彪。他的小脑瓜像拨浪鼓般摇了一起来,“出海和想象太不一样。”以海为家二十余年的高扬业也直言,“绝对不会让儿子做船员这份工作,在家随便做一份工作都决不让他来跑船。”高扬业跑怕了。

跑船不是天天都是顺风顺水的,一方面是开船有风险,另一方面收入也不是很稳定。

何耀煌感叹,现在没有人想做船员了。

因为以前待遇比较好。但是现在岸上给一个船员的工资都比上船给的还要高,比如一个码头工的工资都比船员工资要高。高扬业说,“现在我们那边有点生意头脑的人都跑到岸上做生意去了,谁还会想跑船,跑船是最没有出路的。”

郭秋锦看得更透。“这就是市场经济。”

船员的一轮兴衰,透露出一轮产业的转型更替,以及交通工具种类的增加。

据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还是内河船长时,看到过珠江上的辉煌,九十年代后,又看到了珠江的衰落。

“过去,广州航运呈现一个非常热闹的景象。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航运,一环扣一环,是一整盘棋。”

但如今,部分制造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没有那么多的运能需求。此外,虽然西江到广州的航线航道比过去修得更好,但因为陆路交通发达了,内河航运也开始萎缩了。

广东省海事局给出一组数据:据国内某著名海事大学对300名航海类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只有8%的学生表示愿意从事航海事业10年以上,64%的学生表示不愿从事航海事业。

广东省海事局一名工作人员有些无奈,如今一艘30万吨的船造价十几亿元人民币,船上承载的货物价值数十亿元人民币,包括船长,船上最多有二十余个工作人员,可想而知每个船员要承受多少责任?“没人进来,就更难提海洋大省,航运大省了。”

何时上岸?高扬业没有给出具体时间。

如今已经上岸的前辈郭秋锦时常还会和原来的老同事到芳村聚会喝早茶。“看到那些没有辞职走出来的同事,心里有一点安慰。”

[秘笈]

船长是怎样炼成的?

至少熬11年,通过层层考核

船长,顾名思义,是船上的主要指挥者,负责人。其他还有大副(相当副船长)、水手及机工等船员。

虽然船长较其他船员的收入颇丰,但炼成之路不易。1994年,高扬业开始跑船,直至2011年才当上船长,在这期间,刨去几年离开海上作业的时间,高扬业从普通船员到船长花费了14年的时间,其中经历过各式各样的考试和培训。当上船长时高扬业已35岁,“在圈子里,我还算是比较年轻的船长了。”

“他(高扬业)几乎每次考核都一次通过了,所以比较年轻时就当上了船长。”老乡李家荣补充道,他当船员第二十个年头才是长海66号上的一名大副船员。“现在已经一大把年纪了,干几年就准备退休了,就不打算去考船长资格了。”

广东省海事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向船长之路需层层考核。目前申请资格人群分为两类,一种为非专业的社会人士。一种则是专业院校毕业生。他以后者为例。算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随后的层层资格培训考试时间,“平均算下来,至少需要11年至12年。”

由于考核过程不仅时间长,而且严格,因此有人望而却步。毕业于广州海运学校航海专业的何耀煌1979年开始跑远洋船。受到他的影响,过去儿子也曾希望做船员。“看到父亲工资水平不错,而且可以经常去香港。”

但何耀煌不得不泼了儿子一头凉水。

“首先你不是专业学校出身,而且做船员要经历的门槛还是不低的,你想做不一定做得了。”无奈之下,儿子最后抛掉了船长梦。